笔趣阁 - 玄幻小说 - 猛卒在线阅读 - 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常州劝位(上)

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常州劝位(上)

    郭宋在越州呆了两天,听完刺史和长史的述职后,第三天一早便骑马前往杭州。

    此时,相国潘辽一行也乘船即将抵达润州,跟随潘辽一起来江南的,还有太常卿韩洄,韩洄是韩滉之弟,也是资历极老的大臣,不亚于其兄长韩滉。

    只不过他没有兄长与郭宋的交情,加上他年事已高,太常卿任期结束后,他也该退居二线了,将出任大学士阁老。

    另外,跟随潘辽一起来的,还有吏部侍郎独孤明仁、户部侍郎韦应物以及宗正寺卿李繁,他们组成了一个劝进团队,一起来劝说晋王登基。

    不光有大臣团队,还有家属代表,王妃薛涛来不了,她便让敏秋带着长女郭薇薇一起前来江南。

    这却是杜佑的主意,他建议让晋王最宠爱的孩子也一起前去,众人询问了王妃,王妃告诉他们,晋王最宠爱之人是长女郭薇薇,任何人都比不上长女在晋王心中的地位,甚至包括王妃自己。

    众人虽然是想让晋王的儿子锦瑞前去参与劝说,但王妃却让长女前往,众人无奈,只得听从了王妃的安排。

    薛涛自己去不了江南,便让敏秋带着女儿前往江南。

    在第三艘大船上,敏秋坐在窗前望着岸边的风景,坐在她对面的郭薇薇忍不住问道:“三娘,你说我该怎么劝说爹爹,这种事情爹爹会听我的吗?”

    敏秋已经隐隐猜到了大姐让薇薇来劝说夫君的深意,夫君身上有一个很大的秘密,这个秘密是很多年前她收拾书房时发现的,一个年代久远的盒子,盒子里是几块破裂的石板,把它们拼在一起,上面是一幅少女的图像,眉眼长得和薇薇有几分相像,旁边写着‘爱女薇薇’四个字,略像夫君的笔迹,但笔法稚嫩,一看就是少年人所写。

    她和大姐又把这个盒子放回原处,这个秘密她们不敢告诉任何人,她们猜测过,夫君可能有一点点前世的记忆,而这个记忆就是薇薇,他前世的女儿也叫薇薇。

    这就能解释通了,为什么丈夫从小到大那么疼爱长女,远远超过了其他儿女。

    敏秋笑道:“你就说,爹爹当不了皇帝,你的命运就会很悲惨,就行了。”

    “这样说行吗?”郭薇薇瞪大了眼睛。

    “这是实话,不光是你,还是我们,我们全家都一样。”

    “好吧!我试试看。”

    郭薇薇有点头大,她考虑问题一向比较简单,居然这么重大的事情让她去劝说。

    “薇薇,以后多教一下锦瑞绘画,他很崇拜你的!”

    敏秋已经意识到她必须要利用这次机会和郭薇薇搞好关系,将来对自己对儿子郭景瑞都有极大的好处。

    郭薇薇听说二弟对自己很崇拜,心中大为得意,娇笑道:“三娘,我当然要教他,他很聪明,我娘夸他绘画很大气,将来会成为绘画宗师,肯定会超过我!”

    敏秋笑眯眯道:“你是他姐姐,他就算超过你,也是教得好,你替他基础打得好。”

    “这倒也是,基础不好,将来不管怎么学,都成不了大家。”

    郭薇薇已经想当然地将兄弟的绘画基础归功于自己了,尽管她教郭锦瑞绘画时间全部加起来可能还不到三个时辰。

    “到润州了!”外面传来船夫的喊声。

    郭薇薇连忙探头出去,看见远处的润州城,她欢喜道:“三娘,终于到了。”

    敏秋的俏脸上也绽开了笑容,她也太渴望见到丈夫了........

    众人没有在润州下船,而是略作补给后,便准备沿着运河继续南下,润州刺史杜嗣业上船来参见相国潘辽。

    杜嗣业是郭宋的第二任记室参军,跟随郭宋也有十五六年了,做了几年记室参军,又外放做了两任县令,一任长史,他刚调到朝廷没两年,年初又被郭宋任命为润州刺史,杜嗣业的理财能力很强,郭宋考虑再让他做两届刺史,就直接任命他为户部侍郎或者度支使,加相国头衔,接张谦逸的位子。

    杜嗣业给众人带来一个好消息,晋王殿下十天前在明州上岸,现在不在宣州,就是在苏州。

    这个消息让众人十分振奋,他们还担心晋王殿下不会来江南,没想到真的来了。

    “晋王殿下来江南做什么?”潘辽笑问道。

    杜嗣业微微欠身道:“卑职接到越州季刺史的来信,他告诉我,殿下来江南是巡视新稻种的播种情况,殿下非常关心新稻种推广。”

    众人面面相觑,独孤明仁问道:“请问相国,什么新稻种?”

    不光独孤明仁不知情,就连韦应物也是一脸茫然,潘辽捋须微微笑道:“大概是大前年,大商人张雷从南洋林邑国带回来一批高品质稻种,听晋王殿下说,这种稻种生长期短,产量高,适应性强,一年能产两季稻米,所以晋王殿下非常看重它,这批稻种前年在泉州试种,应该是成功了,去年年底江南各州派人去泉州购买稻种,准备今年开始在江南试种,杜使君,我没有说错吧!”

    杜嗣业叹了口气道:“潘相国说得完全正确,可惜润州去年没有派人去买稻种,错过了第一批试种,去年只有越州、杭州、苏州、常州和宣州五个州派人去泉州买了稻种,我打算今年秋收后就派人去泉州买稻种。”

    “为什么还要去泉州,江南其他州不是已经有稻种了吗?”宗正寺卿李繁不解地问道、

    “李使君有所不知,其他各种都是官田在播种,他们明年将在本州内全面推广,没有多余的稻种给我们,还是得去泉州,另外,泉州还会派遣经验丰富的稻农来协助我们播种。”

    潘辽又问道:“越州季刺史有没有说新稻种在越州的种植效果?”

    “他说了,新稻种产量很高,亩产在千斤左右。”

    “千斤!”众人都惊呼起来。

    一瞬间,众人都明白晋王殿下为什么会如此看重新稻种了,这实际上就年产粮食翻了一翻,如果大范围推广,那人口就会大幅增加。

    人口增加意味着什么,众人都很清楚,意味着各行业都会得到充足的劳力,国力会越来越强大,未来百年将走向盛世。

    “各位,我们肩负的任务很重大,虽然很艰巨,但也是我们的荣幸!”潘辽缓缓对众人道。

    .........

    郭宋在苏州整整呆了四天,苏州从泉州购买的稻种数量最大,种植的范围比较广,从太湖边到常熟县江边都有试种。

    自古就有‘苏湖熟,天下足’之说,一方面是这一带平原广阔,稻田众多,另一方面也是这里土质好,亩产产量高,所以郭宋对苏州的水稻种植格外关注。

    苏州刺史叫做王叔文,是天下有名的围棋高手,书法和绘画也是一绝,但他在政治上也并不逊色,从他这次买稻种和安排耕种就看出来,在江南各州购买的稻种中,苏州就占了一半。

    王叔文也并不集中播种,而是分散到不同的环境中,这样更能发现水稻的适应性。

    对王叔文这样的安排,郭宋十分欣赏,所以他在苏州呆的时间也最长,他基本上对这种双季稻十分了解了。

    在太湖边的一片稻田内,郭宋挽着裤腿和众人一起忙碌,他们用剪刀剪掉有虫害的叶子,江南水源充足,没有什么天灾,最大的危害就是虫害,各种螟虫对水稻破坏极大,农民们在稻田养鱼,养青蛙,都是为了对付各种虫害。

    “殿下,休息一下吧!”王叔文在旁边笑道。

    郭宋抬头看了看骄阳,抹去额头上的汗水笑道:“去休息一下,喝口水吧!”

    众人走出稻田,在旁边水渠里洗了脚,穿上鞋袜来到一棵大树前坐下,郭宋摆摆手,招呼一群老农也过来坐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