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2章:英雄气概
乔安今天租阅的四张卷轴,对应着四种3环法术。 其中有两个法术都属于“惑控学派”,分别是“英雄气概”和“催眠图纹”。 第三个法术,需要调用“负能量”,是隶属于“死灵学派”的“恐惧术”。 最后一个法术,需要调用“风元素能量”,是隶属于“塑能学派”的“喷气泉”。 乔安在书桌上铺开文具和法术书,首先抄录“英雄气概”。 这个3环法术,可以为受术者注入一股强劲的精力,从而达到鼓舞士气,压制恐惧的效果。 在法术持续生效期限内,受术者免疫一切造成恐惧的魔法或者超自然能力。 除此之外,这股神奇的精神动力,甚至还能反过来强化受术者的肉体活力。 在法术持续期间,受术者在精神鼓舞的作用下,肉体潜能全面爆发,对伤痛的忍耐力,以及伤口止血愈合的速度,都将得到大幅提升。 总得来说,“英雄气概”这个法术,就是精神力量反作用于物质现实的绝佳典范。 一个平素胆小懦弱的人,获得“英雄气概”加持,立刻变成胆气过人、悍不畏死的猛男! 乔安学习“英雄气概”,最主要的目的,就是用来对抗佩利冬的“暗影之印”。 有了“英雄气概”护体,就算被“暗影之印”打中,最起码在法术持续期间内,绝不会感受到一丝一毫的恐慌。 那么,“英雄气概”可以提供多长时间的保护呢? 法术的时效,与施法者的等级成正比。 拿乔安来说,法师等级再加上“神话法力”额外提供的两个施法等级,综合施法等级达到7级。 经他之手施放的“英雄气概”,可以持续生效长达70分钟,足以撑过一场激烈的战斗。 作为对比,2环“安定心神”虽然也能起到压制恐惧的效果,持续时间却只有短短一两分钟。 与“英雄气概”相比,高下立判。 乔安接下来抄录的法术,与“英雄气概”的作用恰好对立。 3环“恐惧术”,是1环“惊恐术”的全方位增强版。 同样是运用“负能量”侵蚀受术者的精神意志,使之陷入惊慌,丧失斗志,“恐惧术”与“惊恐术”相比,优势主要体现在两方面。 首先,“惊恐术”的魔力能级太低,调用的负能量很有限,只能用来对付生命力比较低的弱等生物。 “惊恐术”,拿来吓唬地精之流小废柴,很灵验。 但是对上生命力强悍的生物,比如强壮的巨人或者高等魔兽,就显得力所不逮了。 区区1个能级的负能量,甚至都无法穿透强大生物的肉体,更别妄想侵入其意识空间,对其造成恐惧。 “恐惧术”作为一个3环法术,能够调用的负能量上限,远比“惊恐术”高得多! 除了少数天生免疫恐惧的生物,比如魔像、亡灵或者圣武士,其它绝大多数生物,无论生命力有多强悍,都不可能仅凭强壮的肉体抗拒“恐惧术”的侵蚀,必须经受住意志的考验,才有可能克服法术造成的恐惧效果。 至于那些本身也擅长制造超自然恐怖氛围的怪物,比如拥有“龙威”的巨龙,辐射“恐惧灵气”的剃刀王子,还有擅长投射“暗影之印”的佩利冬,仅仅是对自身擅长的恐惧能力免疫,对于“恐惧术”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抵抗力。 如果意志不够坚定,即便是一头巨龙,被“恐惧术”轰在脸上,照样会被吓得屁滚尿流,就更不必说佩利冬了。 此外,“惊恐术”只能对一个指定目标发挥作用,“恐惧术”的魔力则能覆盖前方30尺锥形区域,在此范围内的敌对生物都要承受严峻的意志考验,勇气稍有动摇,就会被恐惧俘获,丢下武器逃离战场。 乔安在抄录“恐惧术”的同时,也是一个“温习”的过程。 这是他第一次接触“恐惧术”不假,但是在此之前,他已经学习过作为“恐惧术”基础的1环“惊恐术”。 除此之外,就在不久前,他还从“霜蜥蜴族长”的血液中解析出了一种名为“恐惧灵气”的超自然能力。 “恐惧灵气”的魔力印记,与“恐惧术”的法术构型相比,存在很多相似之处,甚至比后者更为丰富深刻。 通过对照“恐惧灵气”的魔力印记,乔安对“恐惧术”的理解远比其他初学者更深刻,在完成抄录的同时,基本上已经把这个法术学得差不多了,欠缺的只是实战训练而已。 乔安接下来抄录的第三个法术,就是隶属于“惑控学派”的“催眠图纹”。 可不要把“催眠”和“睡眠”这两个同属于“惑控学派”子类的概念混为一谈。 事实上,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法术效果。 “睡眠”类法术,比如1环“睡眠术”,还有3环“深度睡眠”,如同字面意思,可以使受术者陷入昏睡。 然而“催眠”类法术,含义更为宽泛,通常是指运用魔法影响受术者的精神状态,诱使其遵循施法者的指挥思考和行动。 就拿“催眠图纹”来说,施展这个法术需要借助特殊的素材,比如一根点燃的熏香,或者装有磷火的透明小瓶,法术完成后,魔力将于半空中凝聚成为一团盘旋舞动、变幻多端的彩光图纹。 凡是目睹这团彩色图纹的生物,除非意志力足够坚定,否则都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,不由自主停止当前的动作,转而呆呆望向彩色图纹,看得出神,为之着迷。 在此期间,受术者的全部注意力都会被那团绚丽多彩的图纹深深吸引,无法分神做其它任何事情,直到法术时间截止。 受到“催眠图纹”影响的生物,无法凭借自身意志力恢复清醒,但是剧烈的伤痛、推拉摇晃或者耳畔传来的大吼大叫,都有可能将之唤醒。 除了魔法,有些超自然力量也具有“催眠”效果。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,就是吟游诗人的职业能力“迷魂曲”。 比如霍尔顿的歌声,能使听众心醉神迷,无暇分神去做其它事情。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“催眠”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