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八章 卫所改革试点
第八十八章卫所改革试点 周忱声音最大,第一个说道:“陛下圣明,微臣遵旨。” 只是皆下来,关于如何办才能既能开矿,又不能伤及百姓,一时间却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,或者说形不成一个统一的意见。 各有各的理。 不过,他们所有方案的前提都是罢除太监监管。 杨溥瞄了一眼朱祁镇,说道:“今日之事,议不出来一个结果,诸位回去之后,各具本上奏,来日再议不迟。” 杨溥之所以如此,就是担心,从内廷挖出一块肉,担心皇帝不答应。 毕竟周忱已经在内廷财政之上狠狠的下手,以至于内库之中的银子,一直在千万两上下浮动。 而户部的太仓银库虽然进进出出调运频繁,但是每年入库的银子,是内库的数倍。 这已经挖了一大刀,如果在从内库之中,将矿税给挖过来,就有一点太过分了。 下面群臣或许没有这个概念,甚至在他们想来,所有钱粮都放在户部才好,皇帝就应该简朴节约,皇宫不应该有那么多钱,钱都应该用在国事上。 而且皇帝钱不够用了,可以向户部要啊。 我们是大陛下的忠实臣子,又不会不给。 杨溥就要从中间调和了。 朱祁镇说道:“既然首辅这么说了,就说下一个吧。” 兵部尚书徐晞第一个炮轰五军都督府,直接说道:“建宁行都司简直是无用之极,贼人初起时,不足两千人,一山贼而已,建宁行都司下辖数万士卒,而不能灭之,反而让贼人围攻治所,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。” 张辅面对兵部的指责也是没有办法,只能免冠请罪。 朱祁镇立即劝慰道: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,南兵不堪为用,不是今天开始的,今日议事,在于解决问题,不再于谁对谁错?” 徐晞见好就收,说道:“陛下圣明,以臣之见,朝廷之前派出清军御史还是不行,应该派人专门负责管理卫所,形成制度。以备整顿军务,为陛下所用。” 朱祁镇听了,心中立即摇头。他看了张辅,张辅这么镇定的人,脸色也微微一变,随即又面露苦色,一时间不知道从哪里说起了。 但是成国公朱勇却不在乎文官的意见,说道:“陛下,腐儒如何知兵事?” 徐晞立即怼回去了,说道:“成国公位列公侯,世袭罔顾,与国同休,又坐镇五军都督府,而今区区数千贼子,祸乱三省,波及七府,所费银钱几近百 万之多,成国公手握军机,宁无愧乎?” 成国公一时间也是无言。 这一件事情,说到底都是军方理亏。 但是徐晞所言的政策,军方是万万不能接受的。 徐晞所言的政策,而今已经有了雏形,但是在后世被发扬广大,那就是兵备道,在明后期,地方从兵备道,巡抚,总督,督师,一层层将军方管制起来。特别是兵备道,从军纪,后勤,各方面几乎无所不管。 这才让文官彻底掌握了军队。 兵备道真正大规模设置,却是嘉靖年间。而今大明的勋贵们,还没有死完的,如何肯将权力让过去。 所以,成国公即便是知道自己没理,该争的也要争。 成国公不理会徐晞说道:“陛下,福建卫所无能,臣愿意去福建整顿,请陛下恩准。” 朱祁镇一时间真想恩准。远远的将成国公打发到福建去。 但是这个想法仅仅在朱祁镇的心中存在一瞬间而已。他很明白,成国公仅仅是靖难勋贵集团的代表,并不是说将成国公打发了,这个集团就不存在了。 朱祁镇微微一笑说道:“国公何出此言?区区福建之事,岂能劳动国公,九边之事,却是少不了国公的。” 朱祁镇安抚了成国公之后,对徐晞说道:“既然已经有清军御史,则设一员,岂不是多余。不过改整顿也要整顿的,朕以为建宁行都司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,撤销建宁行都司,并如福建都司。令郭登为福建都司都指挥使,令他清查福建各卫所人员。重新编练,老弱可以放出军籍,人数不够,重新在福建本地募集壮士。” 朱祁镇看似在和稀泥,但是却是推行他暗中先过多少次的事情,那就是增加军队的流动性,大明卫所军队,父子相承,近亲繁殖,能好了才怪。 朱祁镇准备以福建作为试点,想在卫所之中试验,人员可以内外流动。放宽军籍消除的条件。 也就是说,很多百姓如果不想当兵的话,是可以退出军籍的。 成国公这边眼镜一闪,不再说话了,他心中暗道:“陛下,还是不知道下面的情弊,恐怕让士卒可以退出军籍,恐怕下面的士卒会逃散一空了。” 成国公却是太小看朱祁镇。 朱祁镇岂能不知道大明底层士卒苦啊 他们根本就是军官的奴仆,而且是世世代代的奴仆。几乎永远翻不了身,土地被侵占,粮饷被侵吞,还要他们上阵杀敌,这可能吗? 要求一群一无所有的叫花子,保家卫国,有什 么比这个更滑稽的事情了。 朱祁镇并不是不知道,一旦试行这个办法,就会有大量的士卒逃亡。但是朱祁镇却并不后悔。因为只有离开军队的人才会后悔。 有些际遇,只有少数人能够享受到的。 朱祁镇既然想在军制上动刀子,决计不会让社会舆论形成什么好男不打铁。他也不追求养三百万军队,不费一钱。 只要能维持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,那么哪怕每年军费开支高筑,朱祁镇也愿意的。 反正农业社会的军费开支放在工业社会就不值一提了,只要他推动社会发展,社会发展的红利,总就会让军费开支在国家总收入占比越来越小。 所以,逃离军队,只能他们没有眼光而已。 具体怎么重塑军制,朱祁镇还没有想好,但是大体上以屯兵与战兵两部分为主,卫所制度并不会全部废除,最少在很多便远的地方,各地卫所已经是大明主要的驻防力量,但是作为京营,也就是野战军,朱祁镇想采用募兵制度或者是征兵制度,保持一支五六十万人全训野战军。 乃是朱祁镇的总计目标。 而大明腹地很多卫所,都会在裁撤之列,既然不能为朝廷提供战力,改成县之后,还能为朝廷缴纳一点赋税。 不过,这一切之前提,就是朱祁镇想取得在军中为所欲为的权力。 换句话说,那就是朱祁镇怎么将一直把持军队的靖难勋贵集团,已经以他们为核心的卫所军官世袭集团。 在此之前,朱祁镇做什么事情都要小心。 如果不是,福建卫所军在这一件事情上表现的太无力,朱祁镇也不能顺势推动这样的改革。哪怕是一个试点。 两间事情商议过后,其他的时候就是小节了,比如免除被波及的几府的赋税。对其中很多表现很好的官员进行提拔,其中就有杨荣之子。 朱祁镇目的达到了,也就点头称是。从善如流。 朱祁镇回去之后,立即将写了一封密信给郭登,在信中细细写了让他详细说明放士卒军籍,与招募士卒的情况。他想了想,又让人准备一个匣子,一枚银印,让人送给郭登。 有这匣子封存,盖上银印,就能直通大内,任何人不能裁开。这样的匣子内阁成员,每一个人都有一个,保证内外不为人所阻隔。 其实雍正的密折制度也就源于此。 “陛下,杨首辅来了。”朱祁镇刚刚做完这一件事情,就听人说道,朱祁镇心中暗道:“果然来了。” “请。”